银川热线_银川人最喜欢的企业门户网站之一
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

华为首提新零售 朱平谈渠道转型六大变化!

来源:时间:2021-03-04 09:48:17 阅读:-

华为首提新零售 朱平谈渠道转型六大变化

7月27日,华为消费者BG发布上半年业绩,上半年总收入1054亿元,同比增长36.2%,智能手机发货量7301万台,同比增长20.6%。作为中国第一、全球第三的华为,今年以来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,明星单品不断刷新销售纪录。

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之一,华为上半年以23%的市场份额继续领跑中国市场,稳居市场第一。

“这两年我们进行了一些彻底的转型,今天的成绩是我们一段时间努力的结果。”华为消费者业务副总裁、大中华区总裁朱平看来,华为这几年一直在追求品牌和用户体验,加强科技和美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积累,再加上对新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投入。正是因为华为这样持续的投入,才会有今天在全球第三、中国第一的成绩。

对于华为来讲,还有一个价值更高的数据:NPS(净推荐值)。这个数据体现了用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。华为在全球多个市场的NPS值在2016年都出现大幅增长,其中中国市场在2016年排名第一,2017年依然保持第一的地位。这个数值的第一,意味着华为是用户最愿意选择的手机,所以华为还有巨大的势能继续释放。

过去两三年,是智能手机中国势力快速崛起的三年。一方面,中国势力超越苹果、三星,站稳中国市场,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挑战两大国际巨头的地位。华为凭借多年的积累,在这股中国势力中跑在了最前面,成为国市场第一、全球第三的手机厂商。另一方面,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,市场份额正在向几个大品牌集中。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称,2017年第二季度,华为、OPPO、vivo、小米排在中国市场的前四位,包揽了中国市场总和的69%,创下新高。

在这个半年财报中,虽然可以看到华为全球以及中国区亮眼的数据,但朱平的压力并不小。中国区是华为的大本营,一方面与第二名的差距还不明显。另一方面,余承东认为,以华为手机现在的品质和体验,完全可以赢得更好的市场地位,“未来几年争取更上一个台阶”。

华为的手机业务是以一种长跑心态在做,手机行业的发展,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,形式复杂。而华为从来不谋短利,而是聚焦某些基本要素上:关注产品的竞争力,关注用户的体验,关注产业的趋势,引发消费者内心的共鸣,一步一个脚印。

7月27日,朱平接受了包括懂懂笔记在内的部分媒体的采访,重点谈了两部分内容:一是为什么华为的策略在今天能够成功,第一,今后还将如何布局。

聚焦基础要素,不断提升竞争力,品牌、市场份额自然而然就来了

华为首提新零售 朱平谈渠道转型六大变化

华为大中华区总裁朱平

华为为什么今天做到了市场第一,并且还蕴含着巨大的势能,在高位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?

这几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推动精品系列,从P和Mate这两个系列开始,确定了品牌战略,确定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方向,就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,坚定、持续地投入,包括产品、技术、科研、基础能力、IT能力、品牌建设。“我们不是一个营销型和渠道型公司,我们是一个以技术为驱动、以品牌为驱动的公司。”朱平认为,今天的成绩并不容易,“任何的进步都需要长期积累,明确了方向后坚定地投入,达成目标只是时间的问题。”

一向被华为最为重视的基础因素都有什么?

在技术方面,华为每年至少投入销售收入的10%用于研发,过去十年累积研发投入450亿美元,其中2016年在全球企业研发投入中排名第9位。比如,华为手机今天的成绩有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在核心的芯片领域投续投入的结果。如果没有芯片上的领先,华为也很难从一众手机厂商中脱颖而出。再比如,所有安卓系统手机的通病就是卡顿。华为研发团队持续在软件上投入,进行深次层的优化,不断提升华为系统产品的流畅度。到去年推出Mate 9的时候,基本上已经完全解决了安卓系统的卡顿问题。

产品质量被华为视为“生死线”,有关质量的问题绝不妥协。在产品质量方面,华为有着极为严苛的“零缺陷”管理体系。华为每一系列手机推向市场前,都会面临着100万次的按键点击耐久测试、80万次触摸屏点击耐久测试、20万次的指纹点击耐久测试、2000次的跌落测试、95%湿度下55℃的高温高湿测试、18个月不间断的手机运行测试……一共500个测试环节。

手机销量也是一柄“双刃剑”,销量越高,产品出现问题的几率就越大。如今的华为在质量方面丝毫不敢懈怠,在内部有一支“蓝军”,不断挑战产品部门的规划、质量、运营、销售和服务等各个方面,“蓝军”专门负责挑刺,以此帮助团队改善整体工作质量。

在服务方面,华为在全国建立了657家客户服务中心,覆盖全国278个城市及县区。用户可以直接到店接受服务,而身处偏远地区的用户,则可以通过双向物流免费寄修的方式接受服务。同时,为了更方便地服务和触达用户,华为还建立了包括热线、服务APP、微信公众号等多个为消费者服务的快速入口,热线服务满意度达99%。

华为在服务管理方面与对质量要求同样苛刻,建立了全新的服务业务管理平台,实现对全国服务中心运营可视与实时监控,通过例行化三级业务运营分析管理,针对消费者关注的维修时间、投诉问题、满意度等数据进行持续的分析改进。“经过半年的优化,相比2016年,一小时完工率提高35%,满意度提高6.75%。”朱平告诉懂懂笔记。

继续专注于核心,抓住新趋势,长跑比拼的实力和耐力,赢在未来

华为首提新零售 朱平谈渠道转型六大变化

谈到接下来的竞争环境,朱平也坦言”残酷“。但他强调,竞争再残酷,也不会改变华为长期的策略,一如既往地关注用户,关注趋势,关注产品。

接下来的一个挑战是高端品牌树立。朱平表示华为在3000-5000档位处于全国第一的位置,如何占据5000+以上的档位是华为未来的一个努力方向。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,国产手机的目标不仅是销量,更希望能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高端品牌。以目前技术、品牌实力来看,华为是国产手机阵营中最有能力冲击高端的厂商。高端之战,对于华为来讲依然急不得,“着急没有用,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口碑、品牌、技术的积累,对创新的应用,把产品竞争力整个提升上去”朱平说道。

另外一个挑战,对华为来讲也是机遇,即以手机为中心的扩展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我们正在逐渐走向智能生活的未来。华为则提出“以消费者为中心,打造全场景智能生活体验”的战略方向。华为将围绕智能生活、智能硬件生态,以手机为中心向用户提升更多的高品质的智能硬件产品。

这是行业的一个趋势,也是华为的机遇与挑战。无论在全球,还是在中国,智能生活都是华为“上一个大台阶”的机会。以前,华为给消费者能提供的是一个高品质的手机,而未来有可能是完整的智能生活。

朱平告诉懂懂笔记,“在这条道路上,我们不会走得很快,但是我们也不会有很多的条条框框。不论是产品形态还是产品体验,我们的边界是很明确的,就是基于我们的目标群体,基于智能生活的趋势,融入我们的新技术,以手机为核心去做一些高品质的智能硬件的产品。”

智能手机竞争中,最为重要的一环是线下渠道。华为这两年正在加紧进行线下渠道的建设,2017年还提出千县计划。有意思的是,在这次半年财报发布中,华为第一次对外提出新零售的说法,这让我们看到华为对于渠道更深层次的思考。传统渠道运作效率低下,对于快速迭代的智能手机来讲,弊端越来越明显。而未来智能手机线下渠道的胜负手,则在于新零售的建设。

而对于智能手机、智能硬件,需要什么样的新零售呢?朱平告诉懂懂,华为管理层通过对消费者和技术趋的长期观察看到的变化是,消费者愿意去做更多新的尝试,购买习惯在发生变化,更愿意到生活商圈去进行购买,因此华为的销售和服务也要在这些领域进行布局。同时随着智能生活的发展,一个全场景、端到端的趋势,围绕智能生活场景的综合体验馆是消费者新的需求,华为也将布局智能生活体验馆,让消费者在这里可以轻松、愉悦地体验所有的产品和服务。

通过对趋势的洞察,华为总结出零售行业由传统向“新零售”转型的六大变化:

1、一体化:线上线下相互引流,同品同价

2、多元化:多品类,提效率,零售平台化

3、生活化:由专业商圈向生活商圈转型(Mall/社区)

4、体验化:环境场景化,服务资讯,软硬件服务

5、精细化:利用大数据实现零售精耕细作

6、智能化:融入生物识别,VR等技术

朱平认为,新零售不是任何人定义出来的,而是根据消费者行业变化趋势而调整来的。华为的布局也将根据对消费者的洞察不断调整,把握新零售的趋势,也抓住从智能手机向智能生活演进的历史机遇----这就是华为在马拉松比赛中的策略。

尾 声:

在与朱平访谈的过程中,懂懂感受最深的有两点:第一,华为是一个非常实在的公司,即使今天获得了市场第一,也没有总结、忽悠出很多概念和理论,他们在行进中就是目标明确,然后围绕目标建立所有的基础能力,自然而然达成目标。第二,华为在制定战略、战术的时候,从不关心竞争对手,不被行业一些浮躁的东西所干扰,他们的目光只聚焦于两点:用户的体验更好,自己的能力更强。

手机行业的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,比较复杂。而华为决定去做一个长跑者,会将全部精力都聚焦到基本要素上。马拉松比赛最终的赢家,往往就是简单而执著跑者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微信关注公众号“懂懂笔记”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~

多年财经媒体经历,业内资深分析人士,圈中好友众多,信息丰富,观点独到。

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,覆盖百万读者。

《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》、《微信思维》、《微信力量》三本畅销书的作者。

图文推荐

银川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:

1、凡本网注明 “来源:***(非银川热线)”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
最新新闻
热门资讯榜